注塑企業(yè)在注塑成型時,解決熔體“回包”困氣(熔體逆向回流造成空氣被包裹在前進,回流的兩股熔體中)問題的方法與解決模具死角困氣一樣,也是要將被困的氣體壓入到塑料熔體之中。但是難度卻要比“死角”困氣大得多,成為比較難解決的一種困氣。
因為“回包”困氣終會在注塑件上留下一條熔接痕,這條熔接痕的大小將嚴重影響制品的觀質(zhì)量,而且困氣量通常比模具死角困氣都要大,因此要將這條熔接痕調(diào)到可接受的程度,就需要有更高的調(diào)機技巧了。
“死角”困氣通常都是在注塑件的邊緣或角落的位置,所以困氣解決后留下的痕跡通常只是邊緣上的一個小點,對外觀的影響一般都不是很大。而“回包”困氣因為被困的面積一般較大,因此,想要解決這個“回包”困氣的難題,首先必須要設法減小熔體合攏后被包圍的空間面積,也即是將被困得空氣含量,做到越少越好。這就是解決“回包”困氣更難的地方,它比“死角”困氣多了個要解決的關。
實際上,注塑企業(yè)在注塑過程中,當注射速度極快時,型腔阻力大的位置也會被沖進許多熔體,從而減少了許多被困的空間,也即減少了許多被困空氣的含量。因此,原則上講,速度越快,困氣就越少。
所以在設定注射速度時,應盡可能快地使熔體沖過被困的區(qū)域。當熔體形成合圍之后,被困的空氣已經(jīng)減少了許多,而且被困的空氣量也已經(jīng)固定,剩下要做的事,就是像解決“死角”困氣一樣了,通過壓力將被困氣體融入到熔體之中,方法是當快速注射進行到接近產(chǎn)生困氣位置的附近時(不是熔體合攏之時)立即轉(zhuǎn)回高壓慢速注射,讓被困氣體慢慢的在壓力的作用下浸入到塑料之中,“回包”困氣的難題就這樣慢慢的被解決,但終還是會留下一點點小痕跡。但如果問題解決不好,則這個痕跡就會非常大,燒焦,發(fā)白,穿孔等情況都會出現(xiàn)。
為了這一過程能順利的進行,同樣和解決“死角”困氣一樣,也需要做好以下幾項配合性的措施,否則效果同樣也不會令人滿意。
1,必須保證熔體溫度在充填過程中不要下降太多。必要時要適當調(diào)高模溫和十幾度熔體溫度,使用后一級慢速注射能夠持續(xù)地進行到底。
2,盡量改善模具的排氣系統(tǒng)。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非??斓淖⑸渌俣龋@樣就不利于排除型腔內(nèi)的空氣,致使氣壓上升,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。
3,調(diào)準快速轉(zhuǎn)慢速溶氣的轉(zhuǎn)級點。它比解決“死角”困時氣更難找準,因此這方面的調(diào)機經(jīng)驗相對要求的更多一些。必須運用“模具透明法”來幫助尋找這個非常重要的轉(zhuǎn)級點。
除此之外,設法減小受困氣位置的充填阻力也是個解決回包困氣問題的好辦法,比如增加注塑件在該位置的厚度等,當然是要在允許改動的條件下。
在困氣位置的前方加一個大大的集渣包也很有幫助。它可以吸收部分空氣,并且還可以將困氣位置向前移動,甚至有可能移到集渣包之中,當然困氣位置要距離邊緣的集渣包不是很遠才有可能。
末端,如果在外觀允許的情況下,能在困氣的位增設排氣針,則效果應比較理想。